新版GMP標準之質量管理解讀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一節(jié)原則 |
第5條 |
企業(yè)應當建立符合藥品質量管理要求的質量目標,將藥品注冊的有關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統(tǒng)地貫徹到藥品生產、控制及產品放行、貯存、發(fā)運的全過程中,確保所生產的藥品符合預定用途和注冊要求。 |
l 新增條款 l 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制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使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級組織、人員明確各自的質量義務和承諾,并通過質量計劃的落實衡量質量目標的完成,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內各職能部門制定并完成各自相應的質量目標實現(xiàn)企業(yè)的質量方針。 l 質量方針:按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的定義是指“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fā)布的該組織的總的質量宗旨和方向,質量方針是企業(yè)總體經營方針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企業(yè)在質量方面的追求和對顧客(社會)的承諾,是企業(yè)質量體系的特質和靈魂。對于藥品生產企業(yè)而言,制定一個切合企業(yè)實際的質量方針,并將其與GMP管理工作相銜接,將有助于GMP實施的生動化和深化,推動企業(yè)GMP管理工作向深層次發(fā)展。 l 質量目標: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在企業(yè)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相應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與相關部門和人員職責對應。 l 質量目標的制定、實施和完成通過下列措施實現(xiàn): ——高層領導者應確保制定和實施與質量方針相符合的質量目標 ——質量目標應與業(yè)務目標相結合,并符合質量方針的規(guī)定 ——企業(yè)各級相關部門和員工應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xiàn) ——為實現(xiàn)質量目標,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級部門應提供必要的資源和培訓 ——應建立衡量質量目標完成情況的工作指標,并對其進行監(jiān)督、定期檢查完成情況、對結果進行評估并根據完成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
第二章 質量管理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一節(jié)原則 |
第6條 |
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應當確保實現(xiàn)既定的質量目標,不同層次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經銷商應當共同參與并承擔各自的責任。 |
l 新增條款 l 高層管理人員:在企業(yè)內部最高層指揮和控制企業(yè),具有調動資源的權力和職責的人員。 l 建立和實施一個能達到質量目標的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證其能夠持續(xù)改進,是企業(yè)管理者的根本職責,管理的領導作用,承諾和積極參與,對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明確其管理職責是質量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應該對其內容作出明確規(guī)定。 l 管理者通過相應的管理活動來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這些管理活動是通過高層管理者的領導力、各職能部門的分工協(xié)作和各級人員的貫徹執(zhí)行來完成的。 l 質量管理職責不僅有企業(yè)內部人員承擔,還應包括企業(yè)的供應商、承包商、經銷商等相關方。 |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一節(jié)原則 |
第7條 |
企業(yè)應當配備足夠的、符合要求的人員、廠房、設施和設備,為實現(xiàn)質量目標提供必要的條件。 |
l 新增條款 l 為了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并持續(xù)改進其有效性,企業(yè)應確定并提供充足、合適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 l 人力資源:質量管理體系中承擔任務的人員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產品質量,企業(yè)應確保配備足夠的、勝任的人員,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確定所需人員應具備的資質和能力; ——基于教育背景,培訓,技能和經驗評估人員的勝任 ——確保企業(yè)的相關人員具有質量意識,即認識到所從事活動的相 關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實現(xiàn)質量目標作貢獻 ——相關記錄形成文件 l 基礎設施:企業(yè)應提供為達到質量要求所需的基礎設施,并確認其功能符合要求,維護其正常運行。具體包括: ——建筑物、工作場所和相關的設施; ——過程設備(硬件和軟件); ——支持性服務(如運輸,通訊或信息系統(tǒng)); ——工作環(huán)境:企業(yè)應確定和管理為達到質量要求所需的工作條件,例如潔凈度,溫度,濕度,照明,噪聲等。 |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二節(jié) 質量保證 |
第8條 |
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部分。企業(yè)必須建立質量保證系統(tǒng),同時建立完整的文件體系,以保證系統(tǒng)有效運行。 |
l 新增條款 l 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指為使人們確信某一產品,過程或服務的質量所必須的全部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也可以說是為了提供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系中實施并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和有系統(tǒng)的活動。 l 質量保證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涵蓋影響產品質量的所有因素,是為確保藥品符合其預定用途,并達到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總和。 l 質量體系文件(link)一般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書、產品質量標準、檢測技術規(guī)范與標準方法、質量計劃、質量紀錄、檢測報告等。質量體系文件一般劃分為三個或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 質量手冊(link); ——第二層次 程序性文件; ——第三層次 作業(yè)指導書(含檢測細則、操作規(guī)程); ——第四層次 質量記錄(表格、報告、記錄等) l 企業(yè)應以完整的文件形式明確規(guī)定質量保證系統(tǒng)的組成及運行,應按照適用的藥品法規(guī)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GMP)的要求,涵蓋驗證,物料,生產,檢驗,放行和發(fā)放銷售等所有環(huán)節(jié),并定期審計評估質量保證系統(tǒng)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二節(jié) 質量保證 |
第9條 |
質量保證系統(tǒng)應當確保: (一)藥品的設計與研發(fā)體現(xiàn)本規(guī)范的要求; (二)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活動符合本規(guī)范的要求; (三)管理職責明確; (四)采購和使用的原輔料和包裝材料正確無誤; (五)中間產品得到有效控制; (六)確認、驗證的實施; (七)嚴格按照規(guī)程進行生產、檢查、檢驗和復核; (八)每批產品經質量受權人批準后方可放行; (九)在貯存、發(fā)運和隨后的各種操作過程中有保證藥品質量的適當措施; (十)按照自檢操作規(guī)程,定期檢查評估質量保證系統(tǒng)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
l 新增條款 l 質量管理體系是從宏觀上講企業(yè)的全面質量管理。他關注的是企業(yè)整體運行的質量,他包括: ——研發(fā)與設計——其中體現(xiàn)GMP要求 ——生產和質量——一切活動符合GMP要求 ——管理者——職責明確 ——物料及包材——采購和使用過程中正確無誤 ——過程控制——中間產品受控 ——關鍵因素——實施確認和驗證 ——規(guī)程SXP(link)——生產+檢查+檢驗+復核嚴格執(zhí)行 ——質量受權人(link)——批準產品的放行 ——倉儲、物流——有相應的措施保證藥品質量 ——自檢(link)——定期評估質量保證系統(tǒng)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l 質量保證關注的是藥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產品質量 l GMP關注的是產品的實現(xiàn) |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二節(jié) 質量保證 |
第10條 |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
l 新增條款 l 企業(yè)應按照“機構人員”項下的要求配備足夠并經培訓合格的人員,適當?shù)脑O施和設備,正確的物料,清晰明確有操作規(guī)程和適當?shù)馁A運條件等GMP所必需的資源。 l 企業(yè)所有關鍵設施,設備和生產工藝及其重大變更等都必須經過確認或驗證。生產,檢驗和發(fā)放全過程有手工或儀器的記錄,并妥善保存便于追溯。 l 企業(yè)應建立偏差處理,投訴處理等系統(tǒng),調查導致偏差或質量缺陷的根本原因并制訂有效的糾正預防措施,建立有效的藥品召回系統(tǒng),可召回任何一批已發(fā)放銷售的產品。
|
第二章 質量管理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三節(jié)質量控制 |
第11條 |
質量控制包括相應的組織機構、文件系統(tǒng)以及取樣、檢驗等,確保物料或產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檢驗,確認其質量符合要求。 |
l 新增條款 l 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也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強調的是質量要求。具體是指按照規(guī)定的方法和規(guī)程對原輔料,包裝材料,中間品和成品進行取樣,檢驗和復核,以保證這些物料和產品的成分,含量純度和其它性狀符合已經確定的質量標準 |
第12條 |
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
l 新增條款 l 企業(yè)應配備適當?shù)脑O施,必要的檢驗儀器和設備,還要有足夠并經培訓合格的人員來完成所有質量控制的相關活動。法規(guī)允許的委托檢驗應按照法規(guī)的要求進行備案。 l 所有質量控制的相關活動都應該按照經批準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并有手工或儀器的記錄。檢驗方法應經過驗證或確認。 l 物料、中間產品、待包裝產品和成品都必須按照質量標準進行檢查和檢驗,只有經產品放行責任人審核,符合注冊批準或規(guī)定的要求和質量標準的成品方可放行 |
第二章 質量管理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四節(jié)質量風險管理 |
第13條 |
質量風險管理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顧的方式,對質量風險進行評估、控制、溝通、審核的系統(tǒng)過程。 |
l 新增條款 l 本條款重點介紹質量風險管理的概念和風險管理的過程,用于統(tǒng)一和理解風險管理的過程。 l 風險是指危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的綜合體 l 質量風險管理是質量管理方針,程序及規(guī)范在評估、控制、溝通和審核風險時的系統(tǒng)應用。 |
第14條 |
應當根據科學知識及經驗對質量風險進行評估,以保證產品質量。 |
l 新增條款 l 質量風險管理的特點是很重要,識別,分析和評價很困難且不精確,相對于獲得精確的答案,全面的考量,選用足夠知識和判斷力的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主要風險更為重要! l 描述質量風險的主體目標與方法,對質量風險的評估應該基于科學性和經驗,與保護使用者相關聯(lián)。 |
第二章 質量管理
條款內容 |
條款解讀 |
||
第四節(jié)質量風險管理 |
第15條 |
質量風險管理過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應當與存在風險的級別相適應。 |
l 新增條款 l 風險管理的應用有三個層次的應用: ——第一層次:理念 ——第二層次:系統(tǒng) ——第三層次:工具與方法 l 質量風險管理(QRM)應用范圍很廣,可以貫穿于質量和生產的各個方面,包含多種方法和適應性。 l 質量風險管理方法的應用,針對不同的風險所用的方法和文件可以有所不同。 l 風險評估活動 ——風險評估計劃制定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報告 ——風險評估審核與批準 l 質量風險管理可以應用于,但不僅限于以下方面: ——確定和評估產品或流程的偏差或產品投訴對質量和藥政法規(guī)造成的潛在的影響,包括對不同市場的影響 ——評估和確定內部的和外部的質量審計的范圍 ——廠房設施,建筑材料,通用工程及預防性維護項目或計算機系統(tǒng)的新建或改造的評估; ——確定確認,驗證活動的范圍和深度 ——評估質量體系,如材料,產品發(fā)放,標簽或批審核的效果或變化 ——其他方面的應用 |